發布會現場。新華網 汪強 攝
新華網貴陽10月18日電 10月17日,“推動安順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普定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安順市召開,普定縣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了近年來普定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城鄉發展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高質量發展活力動力不斷增強、綠色普定生態底色更加亮麗、民生福祉在普惠發展中更加殷實等方面介紹了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效。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
工業發展后勁增強。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聚焦貴州省“六大產業基地”和安順市“兩城三基地”發展布局,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全力謀劃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原煤產量穩步增長,盤江普定電廠、遠景新材料、來腰鼓風電場等重大項目異軍突起,以現代能源、基礎材料2個主導產業為重點的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取得新突破;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5.3%,工業投資增長408.9%。
農業效益提升顯著。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聚焦品種品質品牌,以“一大一?。ㄈ馀?、肉兔)”“一果一葉一草(金刺梨、茶葉、韭黃)”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效益持續提升。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82家(其中省級1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97家,縣級以上家庭農場323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3%。
旅游業態不斷豐富。全縣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3A級旅游景區5個,省級鄉村重點旅游村5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鎮1個?!八募酒斩ā被顒迂S富多彩,2023年吸引游客563.34萬人次,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41.5%、52.9%。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11.9%、10.67%,旅游業呈現出良好的上升局面。
城鄉發展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
城鎮品質不斷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1.63%。城市更新行動扎實推進,2023年以來改造棚戶區1649戶、老舊小區721戶、背街小巷7條、城市地下管網42.47公里,治理城市內澇點7個,打通“斷頭路”2條,新增停車位370個,新增公園綠地5.6公頃,改造公園綠地2.26公頃。
鄉村振興推進有力。低收入脫貧戶和易地扶貧搬遷戶等重點群體收入得到持續鞏固,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東西部協作不斷深化,2023年以來投入資金6790萬元實施項目38個,新建、改建農村廁所7483戶。打造特色田園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17個。鄉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4%。
城鄉融合更加協調。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搭建“黔中安心住”普定板塊,制定新市民安居工程優惠政策,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農村規?;┧こ谈采w農村人口比例達76.1%。新增5G基站402個,鄉鎮5G基站實現全覆蓋。
高質量發展活力動力不斷增強
重點改革持續深化。深入推進財政涉農資金改革,圍繞肉牛、肉兔、茶葉、金刺梨等實施SPV項目,有效帶動企業發展和撬動金融支持??h屬國有企業市場化、實體化轉型步伐加快。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圍繞延鏈補鏈強鏈深入開展產業大招商,2023年以來,累計引進企業18家,到位資金49.83億元。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開展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在手續辦理、要素保障、生產發展等方面開展高效精準服務。打好服務民營企業組合拳,全縣工商聯榮獲全國工商聯通報表揚。認真落實助企紓困各項政策,2023年以來為企業退稅1.16億元,新設立市場主體6365戶。
綠色普定生態底色更加亮麗
生態修復有序推進。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河長制”“林長制”,2023年以來完成營造林5.8萬畝、水土流失治理42.1平方公里,完成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15萬畝,建設國儲林1萬畝。
環境質量不斷提升。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國省控斷面水質及24條縣級河流水質保持在Ⅲ類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
民生福祉在普惠發展中更加殷實
教育衛生擴優提質。新建、改擴建縣八幼、五中等6所學校,新增學位3500個;縣一中高考本科上線率保持全市前列;6所學校被評為全國特色學校示范校。持續開展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結核篩查、白內障篩查;每千人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3.69個;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順利通過二級甲等醫院復評,成功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省級健康縣和醫養結合示范縣。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城鄉低保標準持續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2023年以來累計完成城鎮新增就業9182人,東西部協作帶動就業3455人,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服務率達100%,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組織化程度保持在70%以上。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建成“15分鐘醫保服務圈”。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穿洞遺址保護利用項目獲國家文物局批復,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項目。持續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花燈、地戲、苗繡等文化活動深受群眾好評。舉辦各類民間賽事和干部職工運動會,全民健身運動氛圍更加濃厚。(汪強)